240余件(套)珍貴文物亮相中泰建交50周年文物特展
視頻:240余件(套)珍貴文物亮相中泰建交50周年文物特展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 應(yīng)妮)故宮博物院與泰國文化部藝術(shù)局聯(lián)合策劃的“金鄰共曜——慶祝中泰建交50周年文物特展”18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正式對公眾開放。
展覽遴選240余件(套)來自泰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機構(gòu)的珍貴文物,涵蓋宮廷器具、佛教藝術(shù)、傳統(tǒng)手工藝等,全景式展現(xiàn)泰國千年文明的多元魅力與歷史進程中的中泰文明互鑒。

“金鄰”一名源自中國古籍對今泰國一帶盛產(chǎn)金、銀之地的記載。公元13世紀(jì),素可泰王朝建立,與元朝互遣使節(jié)。14世紀(jì)以來,中泰交往愈加密切,兩國使節(jié)互訪、禮品饋贈逐漸成為傳統(tǒng)。
數(shù)百年間,陶瓷在中泰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展覽現(xiàn)場,泰國賓乍隆瓷器的花鳥紋蓋罐和中國康熙時期的五彩蓋罐并置,風(fēng)格異同一眼可見。
來自泰國國家博物館的賓乍隆瓷器極具代表性,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泰國的廣泛傳播:西游記故事被工匠描繪在蓋碗上;一組白地釉上彩描金白菜紋茶具,“白菜”諧音“百財”,象征財富與興旺;釉上彩冰裂花卉紋蓋碗,將獨具中國藝術(shù)風(fēng)格的冰裂紋與泰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蓮花有機融合。
現(xiàn)場還展出了故宮博物院藏的《暹羅番書》,顯示早在清代就有官方組織編寫的泰漢詞典。這不僅是珍貴的泰漢雙語對音材料,也是清代中泰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同時,泰國佛塔地宮中王室供奉的中國青花瓷與伊斯蘭玻璃器,都是當(dāng)時文化交融的珍貴實物見證。

展廳結(jié)尾,兩尊吉象并肩,分別是來自故宮博物院的銅胎掐絲琺瑯座鎏金太平有象和泰國哈利奔猜國家博物館的馱佛盛裝銀象。在兩國文化中,象都被賦予美好寓意,中國的“太平有象”祈愿國泰民安、天下太平,泰國白象更是神圣和吉祥之兆。
“文化表達雖異,美好愿景相通?!闭褂[尾聲寫道,“那些跨越時空的文物,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者,記錄兩國以物為媒、以藝通心的過往;更是未來的邀約者,呼喚文明對話的新篇。”
據(jù)悉,展覽將在文華殿持續(xù)展出至2026年2月24日。(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18日 16:17:49
- 2025年11月18日 13:55:28
- 2025年11月18日 13:39:29
- 2025年11月18日 11:44:56
- 2025年11月18日 10:12:00
- 2025年11月18日 10:04:58
- 2025年11月17日 11:21:25
- 2025年11月17日 11:19:05
- 2025年11月17日 10:47:39
- 2025年11月16日 21:26:06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