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riav,白嫩少妇一级无码,中国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久精品亚洲无码日韩

三種防空警報,哪種需要立即避險?

分享到:
分享到:

三種防空警報,哪種需要立即避險?

2025年09月20日 11:21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微信公眾號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今天(9月20日)

是我國第25個

全民國防教育日

每年的這一天

全國多地都會試鳴防空警報

北京市于10:00-10:23

在部分區(qū)域試鳴防空警報

這些不同聲音的警報

分別代表什么?

聽見警報后應采取哪些行動呢?

……

國家應急廣播記者采訪了

北京市

國防動員辦公室的工作人員

一起來了解

  防空警報 分為三種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的規(guī)定,防空警報信號分為預先警報信號、空襲警報信號、解除警報信號三種。

  預先警報信號

  在城市可能遭到空襲的情況下,告知市民提前做好防空襲各項準備。

  鳴放方式:鳴36秒、停24秒,反復3遍為一個周期,時間3分鐘,它的特點是“長間隔”。

  空襲警報信號

  在空襲已臨近城市上空,空襲行動即將或已開始發(fā)生的情況下,告知市民迅速采取疏散、掩蔽等防護措施。

  鳴放方式:鳴6秒、停6秒,反復15遍為一個周期,時間3分鐘,它的特點是“短間隔”。

  解除警報信號

  在空襲危險已經(jīng)解除的情況下,告知市民可以進行消除空襲后果的工作,恢復正常的生產(chǎn)和生活秩序。

  鳴放方式:連續(xù)鳴放一長聲,時間3分鐘,它的特點是“無間隔”。

  聽到警報,該怎么做?

  試鳴期間

  防空警報試鳴是非緊急狀態(tài)下的警報鳴響。公眾應注意學習辨別防空警報信號,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繼續(xù)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北京市國防動員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介紹,由于今年全民國防教育日恰逢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他們在考點周邊采取了關(guān)停警報器的方式,避免對考生造成影響。

  緊急時刻

  緊急或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聽到防空警報要認真識別警報類別。

  ▶聽到預先警報信號

  要保持鎮(zhèn)定,立即關(guān)閉所有的水電氣閥門、關(guān)閉門窗、熄滅爐火、蓋嚴食品和水井等。背上應急背包、扶老攜幼,快速進入指定的人防工程或緊急疏散地。

  如果此時你身處公共場所,一般不要立即回家,應就近防護或到臨時疏散地點掩蔽。

  ▶聽到空襲警報信號

  已經(jīng)進入人防工程中的公眾應安靜下來。

  來不及進入人防工程的公眾要就近分散,可以找矮墻、涵洞、墻角、桌旁或桌下進行掩蔽,可以利用手邊的頭盔、被子、塑料盆、木板等物品保護頭部等重要部位。

  在室內(nèi)要避開玻璃窗、高書架、衣柜及吊掛物品等。

  在室外則要避開高大廣告牌、樓房、吊車及高壓線等,遠離加油站、燃氣站等易燃易爆區(qū)域。

  ▶聽到解除警報信號

  應有組織、有秩序地返回家中和工作崗位。同時要在所在單位或社區(qū)的統(tǒng)一組織下,積極開展自救互救、滅火、搶修等行動,消除空襲后果。

  為在緊急時刻做到快速反應,日常應提前主動了解居住地附近的人防工程位置、應急疏散路線,家庭可儲備應急包。

  如何尋找

  身邊的人防工程?

  大家可留意身邊的人防工程指示牌,也可詢問所在區(qū)國防動員辦公室,了解居住地、辦公場所附近的人防工程所在位置。

  應急包里放些什么?

  家中及辦公場所應常備應急包,并定期進行更換。

  家庭應急包中應包含:

  ▶求救工具

  手電筒、高頻口哨,在緊急情況下有效呼救。

  ▶飲用水和應急食品

  飲用水:一人一天需要3升,按照3天9升來儲備。但逃生時,背包太重會影響行走,建議裝4瓶。

  食品:一人一天3頓,按照3天份來儲備,最好是罐頭等耐存放、易攜帶、能量高的食品。

  ▶急救藥品

  包括創(chuàng)可貼、止血棉、消毒用品等,以及家中慢性病患者必需的藥物。

  ▶應急物品

  毛毯、防寒用的睡袋、照明用的蠟燭、手電、安全頭盔等。

  日常建議將應急包放置在家門口等顯眼、易拿取的位置。

聲聲防空警報

不僅是歷史的回響

更是守護人民安全的信號

居安不可忘危

牢記這些知識點

關(guān)鍵時刻可以多一份冷靜

試鳴期間

如聽到警報請不要慌亂

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微信公眾號

【編輯:葉攀】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