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象”重回跑道,通脹魅影隨之而來。北京時間5月31日,印度中央統(tǒng)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6%,明顯高于前三個季度6.1%、7.9%和6%的增幅。
不過,經濟增長過快也令人發(fā)愁。截至目前,印度的通貨膨脹率為9.59%,這一水平是中國的3倍多。但另一方面,對印度政府而言,緊縮貨幣政策的空間卻很小。早在4月份,印度央行就已經意識到空前的通脹壓力,并在該月連續(xù)兩次調整利率,將基準利率和貸款利率分別調高25個基點至5.25%與3.75%。
《印度經濟時報》認為,第一季度超預期的增長歸功于政府的刺激措施。另外,消費者對汽車、手機和航空旅游的需求也引領了本輪增長。塔塔汽車4月份銷售業(yè)績同比大增39.5%,創(chuàng)1999年以來的最好成績;當月沃達豐等通信企業(yè)的銷售直接增加了143億美元,超出預期兩倍多;占據經濟增長總量半壁江山的航空旅游等服務業(yè),4月份增速也創(chuàng)下21個月以來新高。
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上周明確宣布,趕上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是他第二屆任期內的重中之重。辛格形容今年印度經濟年增10%是一個“可實現(xiàn)的目標”。但“未能解決通脹問題”成了辛格第一屆任期內備受反對黨詬病的一個主要原因——“人民可能不理解8%的增長,但他們理解物價持續(xù)上漲!
“經濟必須降溫。”印度資本經濟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指出,印度當前最大的威脅就是經濟過熱導致通脹風險。《商業(yè)周刊》預計,印度央行可能在7月份再次加息,屆時加息幅度或提高至150個基點。
受金融危機沖擊,2008至2009財年印度經濟增幅從此前高于9%下滑到6.7%。
![]()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